欧洲时报本篇文章1992字,读完约5分钟

“知识产权保护”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题记

杨主席您好,从媒体上得知《第十三届亚州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在香港举行,您也参加了,能否谈一下有关情况。

杨:当然可以,我是受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协会邀请一起赴港参会的。我本与这个行业无关,但我所从事的世界自由贸易组织却与该内容有关,因为,自由贸易所涉及推动的多边进出口贸易产品的商标、技术、专利等均与此有关,这也许就是他们邀请我的理由。根据论坛开幕式上香港特别行政区原驻华盛顿经济贸易办副处長、香港贸发局执行董事方霭仪女士介绍,共有来自亚洲各国和内地2000多位嘉宾出席這次论坛。

杨主席您好,其实在11月24号您出席《2023化工知识产权创新发展论坛》后,就想就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采访您,苦于时间有限,今天仍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您……。

对于我们媒体人来讲,在这方面均欠缺相关知识,就想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

杨:首先你提的是一种社会现象,也可被视为是一个大问题,我国在知产权的保护领域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因而改革开放初期,涉及知识产权方面的诉讼案件就较多。你所提出的问题相当重要,什么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简称IP)我的理解,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智力成果或创造性工作,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工业设计、地理标志等方面。所以,这次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亚州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就是以英文的缩写“IP”起头的。

媒体人: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杨;其实在(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的第二个环节中,香港德辅大律师事务所主席谭允芝女士主持的高端圆桌对话中最有看点,来自新加坡、非律宾、老挝、士尓其及东盟负责该项业务的负责人,均作了精准的回答。作为资深大律师,她的问话无不透露出精准的行业背景,她在相关资料中曾经讲道,目前对律师行业就香港而言,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地缘政治而引发的脱钩现象,香港長期以来是一个重要的争议解决中心,谭允芝大律师则认为,就亚州而言,香港和新加坡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仲裁中心,就人才品质,香港有许多人才是新加坡难以取代的,其中香港最明显的优势是拥有大量能以中英双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人才,以及能用普通话办案的仲裁员。因此,这就是二天的《亚州知识产权营商论坛》全场使用英语对话及解说的重要原因。

杨:保护“知识产权”其实是在保护创作者和发明家的合法权利,当然也包括他们由此而能够获得的利益。在当前的社会,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和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和战略资源。

杨:值得庆幸的是,在会议间隙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卢鹏起副局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特别是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郑鸿森总干事就知识产权保护和普及进行了深度交流,一致认为维护知识产权的合法性是保护创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各国技术和文化交流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成为世界各国技术交流,拓展国际空间和企业发展的着力点。

媒体人:杨主席能否再请您简述一下知识产权的由来?

杨: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追溯到二次工业革命,或者说,“知识产权”的概念可被视为起源于16世纪商业革命时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纠纷”。随着新一轮商业模式的兴起,造就了“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浪潮,這些“浪潮”造就了新的社会价值,于是,欧洲各国开始制定一些法律来保护专利和版权。

到了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知识产权”的概念开始被更广泛地使用。英国是第一个系统性地发展和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的国家。知识产权被视为是一种权利和财产,可以被买卖和转让,也就是我们当前进出口贸易所涉及的“技术进出口”经营范围一样。

这次在香港贸发局和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协会的特别安排下,我们又走访了香港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香港国际商业仲裁中心、拜访了罗伟雄主席(博士)及香港理工大学“知识转移及创业处”王家达总监等一行团队,并就“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从20世纪初开始,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世界各国开始通过签订国际条约来约束各自的知识产权制度,以保护全球化时代的知识产权。而现如今,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保护知识产权对于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

媒体人:谢谢杨主席抽出时间接受采访,总之,听完杨主席的解读,我们也更加认识到,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激励创新,保护创造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都非常重要。

谭允芝律师主持高端对话

杨主席与谭允芝合影

与香港理工大学“知识转移与创新处”王家达总监等团队交流

(左)罗伟雄博士  (中)杨永新总干事 (右)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長黄殿英

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协会全体人员相聚在会场和金紫荆广场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長卢鹏起教授亲切交流

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郑鸿森教授亲切交流。

会议掠影

(栾新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