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大走廊杯”2025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决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举行。

经过四个月预赛复赛的角逐,30个(成长组15个、初创组15个)高精尖科技创新项目从406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巅峰对决”。

 

(决赛现场)

 

首设成长组和初创组 专家点赞项目质量

据了解,今年大赛首次设置初创组与成长组。在一轮轮慷慨激昂的路演与答辩中,选手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全球首创骨病灶清除植骨机器人、三次创造全局纠缠比特数世界纪录的超导量子芯片,荣获近百项世界级专利的新型半导体制热材料、全栈式端侧智能算力平台……

在评委会成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晓波看来,相比上一届比赛,今年的大赛设置了初创组和成长组,赛制更合理。此外,大赛在广度、深度、高度都形成了“大走廊特色”。“博士后大赛在全国都有举办,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博士后大赛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让创新创业在产业链上更好地融合。这不是办一次会,是在引领下一次战略发展。我再一次为我们杭州感到骄傲。”吴晓波表示。

 

(决赛评委评分中)

 

据悉,今年的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都创下纪录。本届大赛共吸引406个博士后科创项目报名参赛,同比上届增长12.47%。其中,167个参赛项目主创人来自全球百强高校,覆盖斯坦福、新加坡国立、宾大、东大、杜克、伦敦大学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全球百强高校。

 

 

直观的营收数据,则直接体现了项目的质量。以进入决赛的15个成长组项目为例,2024年营收超百万项目10个,5个项目更是营收超千万。11个项目已获得一轮及以上融资,其中5个项目最近一轮融资金额达千万。

 

最高补助1600万! 16个项目达成落地意向

经过评委们的激烈讨论,“光刻永恒·绿储未来”项目、“基于新型纳米磨料的第三代半导体CMP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初创组金奖。

 

(“光刻永恒·绿储未来”项目获得初创组金奖)

 

(“基于新型纳米磨料的第三代半导体CMP材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初创组金奖)

 

“高通量活体介观光场显微成像系统”项目、“基于硅光芯片高集成度激光雷达装备产业化”项目获得成长组金奖。

 

(“高通量活体介观光场显微成像系统”项目获得成长组金奖)

 

(“基于硅光芯片高集成度激光雷达装备产业化”项目获得成长组金奖)

 

据了解,今年的金奖项目将享受三年最高1200万元研发补助、最高300万元工作场所租金补助,并可在落地当年申请1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

 

(“大走廊杯”2025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金奖政策支票)

 

今年的银奖及铜奖项目,将分别享受三年最高600万元研发补助、最高150万元工作场所租金补助,并可在落地当年申请8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

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城西科创大走廊和紫金港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的工作团队,也紧锣密鼓地与参赛项目进行对接洽谈,已经有16个项目达成了落地意向。

为了支持大赛项目快速落地、快速成长,大走廊管委会也联动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包”,如“护苗贷”“创新保”“补投联动”等。

“我们把杭州顶级的投资机构、概念验证机构、孵化器等邀请过来,再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三城的负责人请到现场,给他们做好相应的对接。前两届已经有25个项目落地,今年预计有16个落地,相信今年落地的项目不会比前两届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管委会科技与人才服务局局长潘学冬表示。

 

(“大走廊杯”2025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签约落地项目预授信支票)

 

三年磨一剑 大赛影响力扩大至全球

2023年,“大走廊杯”中国·杭州博士后科创精英赛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应运而生。这是博士后制度在杭落地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球性科创赛事,也是杭州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开先河,为助力博士后成果转化量身打造的专属赛事。

据官方统计,三届赛事累计已吸引超1000个项目参赛,其中50%以上项目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制造等产业赛道,一大批获奖项目已落地转化,累计获得超10亿元的金融赋能。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景)